部落格


我過往的人生體驗當中,在所有關係的層面上,更多的是友情,有好幾次被分手的經驗。(被分手的定義是:朋友間好著好著,突然就不理我了,沒有原因跟理由的就消失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搞不清楚狀況的我。)

當我們還在孩童時期,尚未有足夠的人生歷練的時候,總是想幹嘛就幹嘛,不被框架,勇於嘗試,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也喜歡探索。但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可能會被教育成要有禮、有體,要有各種美德,要乖、要聽話,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要替人著想,要有愛、有責任,要懂得為人付出,也要時刻關懷他人。漸漸地,我們就學會了自我限縮,做每件事情之前,要先瞻前顧後,考慮他人的感受,評估集體意識對我的看法以及觀感。某種層面來講,我們因此收集了很多的優點跟美德,讓我們在自己的領域上有所成就,也在社會、人群中能夠受到敬重,做起事情來也總是進退有度、規規矩矩,不造他人困擾,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相處起來舒服的良好地球公民。但也因為這些好處,我們不知不覺中常態的選擇了放棄。當別人的感受比我重要時,我選擇放棄從心所欲...當集...

對生命有愛、有熱忱,明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面對問題單純的看待、回答問題,不會帶入過多的劇場、勾出過度複雜的情緒,能夠同理他人、換位思考,有尊重也有界線,自重而重人、自信也信人、自愛也愛人。

真正的愛自己是不用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也不用成為你成為不了的自己。

服務的美德能夠帶來擴展氣場、增強能力並且平衡荷爾蒙的祝福,更會帶來豐盛。

十月 21

真摯的心

當你有所付出而不被感恩或是誤解時,去想起初衷,去想起起因是「因為我愛你」,去為那個慷慨有愛、願意分享又勇敢的自己感到榮耀與驕傲!

人生是一連串體驗疊加的歷程,而經由這些多元、精彩的歷程所帶出的感受、體悟與成長就是修行。

十月 07

珍視自己

你有沒有因為過度順遂而失去熱情與動能?最近覺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人明明是非常有能力跟說服力的人,但某些時候,對於自己堅信的事情卻過度鬆軟,有種『隨便啦!有講就好,愛聽不聽、愛要不要,都是靈魂的選擇,不關我的事啦!』的這種隱性退讓模式。

這陣子忙著孝親,爸媽都在我這邊待著,昨天放了個無風無雨的颱風假,閒來沒事逛逛超市、遛遛老人,很是愜意。

九月 18

莫忘初衷

很多時候,我們一開始決定做某件事是因為某種感受或是感動因而決定採取行動去達到目標。